当前位置:首页
> 本地资讯 > 基层动态

阜宁扎实推进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(图)

发布日期:2025-02-21 10:52 [ ] 浏览次数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阜宁县司法局立足实际,以村(居)法律顾问提档升级为切入点,推动法律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,助力打通法律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一是发挥专业优势,精心挑选“法保姆”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,把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,每年为全县339个村(居)匹配工作经费101万元,实现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从志愿服务向政府购买服务的转型,提升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积极性。从律师事务所、基层法律服务所中选派104名具有良好职业操守、工作能力强、熟悉社情民意、擅长基层工作的律师、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级法律顾问,按照每人服务1-3个村(居)的要求,与村(居)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合同,确保339个村(居)法律顾问全覆盖,解决乡村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,确保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。

二是立足平台搭建,营造浓厚“法氛围”。依托17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339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,设立法律顾问坐席,在村(居)委会设立法律顾问“六公开”(公开姓名、执业机构、联系方式、驻点时间、工作职责和监督电话)公示栏以及法律服务信箱,及时收集掌握人民群众的意见反馈和法律服务需求。村(居)法律顾问坚持每月至少到村(居)工作一天;每半年至少在村(居)举办一场面向群众的法律讲座;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村(居)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,确保法律服务常态化运行。2024年以来,法律顾问走访村(居)1000余次,开展法律讲座400余次,开展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35次,通过微信、电话接待群众咨询2300余次。

三是强化职能发挥,细耕厚植“法沃土”。利用乡村赶集日,通过摆放宣传展板、发放普法服务手册、播放普法音频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乡村普法宣传活动。进村入户宣讲婚恋纠纷、林木土地纠纷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、民间借贷、劳务纠纷、赡养、继承、安全生产等方面法律法规,实现法律服务“零距离”。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业务熟、专业强、全覆盖的优势,为各村(居)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意见,实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事半功倍的成效。结合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的总体部署,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针对基层治理、执法、修订村规民约、重大合同签订等事务给予指导和提出建议,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。

四是实行问效于民,唱响法治“好声音”。加强对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检查、督导,坚持每月小结、季度通报、年终评比,通过查看工作台账、听取村(居)组织意见、群众测评等多种方式,认真考评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,对工作开展相对滞后的进行通报提醒,对工作严重不负责、群众满意度差的,及时进行调整更换。有力增强法律顾问参与村(居)法律服务的主动性、积极性。与《阜宁报》合作在法治版开设“萤火微光”专栏,展示每位村(居)法律顾问的工作事迹及个人风采,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、群众知晓度,持续打造“法援惠民生·关爱特殊群众品牌”“法律下乡精准普法品牌”,提高乡村法治化建设水平,助推乡村在法治化轨道上实现全面振兴。

来源:阜宁县司法局

打印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