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盐城市大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聚焦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法治化解决路径,念好“防、排、调、宣”四字诀,打消“家事难断”“私事难管”顾虑,切实筑牢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根基,积家庭“小安”为社会“大安”。
“防”字为先,筑牢前沿屏障。依托村居道德讲堂开展家庭教育大课堂、家风建设讲座、家庭亲子活动,创新法治教育实践,开展家事纠纷网格员专题培训活动,因地制宜推动赡养纠纷等家事审判进社区、进村居,通过面对面的《民法典》现场普法活动,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。构建“网格+预防”工作模式,借助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平台,建立家庭婚姻矛盾纠纷信息反馈预警平台,及时准确查找风险点,及时预警倾向性、苗头性不稳定因素,切实筑牢“防”的屏障。
“排”字为主,织密筛查网格。由社会治理局牵头,村(居)网格员、社区民警、人民调解员、平安志愿者每月开展婚姻家庭纠纷专项排查,对两地分居、非婚生育、婚姻关系变化等情况进行排查,发现有家庭暴力、情感纠纷、婆媳矛盾、抚养赡养矛盾、性侵隐患等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线索,给予重点关注,针对家庭婚恋纠纷隐蔽性强,一旦激化可能引发恶性事件的风险隐患,建立“网格员+社区民警”联动排查机制,按照“入户排查必掌握、微信辐射必掌握、警情梳理必掌握”原则,实现苗头性纠纷隐患及时发现,家庭矛盾信息全方位捕捉。
“调”字为要,处置在早在小。坚持排查化解同步推进,对排查梳理出来的婚恋家庭风险隐患分类建立台账,每月召开矛盾纠纷协调会,分析研判多发、易发婚姻家庭纠纷的成因、化解情况等,及时把握特点规律,制定防止激化的针对性措施,着力提升调解效能。对于简易家庭纠纷,力争网格内化解,实现“一级调解”;对于网格内未调解成功和复杂纠纷则进入二级调解,由镇调委会牵头,司法、公安、妇联、民政等部门参与,实行部门联动化解;对于一时无法调解的家庭矛盾,进入三级调解模式,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,并根据当事人意愿开展诉前调解。
“宣”字为基,营造良好氛围。结合“八五”普法,推进法治宣传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家庭,组织律师、法律工作者、法律服务志愿者、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围绕家庭暴力、婚恋纠纷、赡养老人等问题开展专题法治教育讲座。开展送法上门活动,通过以案说法、以案释法、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,用身边人讲身边事,引导群众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。利用春节、“6.1”儿童节等重要节点,组织网格员、普法志愿者,积极开展“幸福婚姻、与法同行”专项活动,广泛宣传《民法典》婚姻家庭篇,提高居民法律维权意识。
来源:大丰区司法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