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盐都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全面创新实践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联排联调联防”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各层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实战功能,深入实施“精网微格”工程,积极打造“365·都言和”品牌,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了“365”工作法(即:“三专力量”联排、“六处机制”联调、“五防举措”联防),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积极作为,努力实现“问题格中排、小事不出村(社区)、大事不出镇(街道)、部门勇担当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建好用好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,整合资源力量、健全体制机制、强化品牌引领,推动群众诉求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”。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工作中,不断创新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通过加快推进‘一站式’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建设,努力实现中心一体化、队伍多元化、调解专业化、调处智能化、服务便捷化,让群众在依法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中收获稳稳的幸福。
建强“三专力量”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。建强“专门力量”,做精止纷解忧。组建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知识分子、老退伍军人组成的“五老乡贤调解”团队,构建“4+15+7”调解架构,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、专业性调解员配备全覆盖,形成“专职调解员+专业方法手段+专款保障”的运行模式。建强“专职力量”,做实源头排查。充分发挥专职网格员作用,吸纳微网格联络员、志愿者和热心群众,努力提高矛盾纠纷排查的覆盖面和精准度。建强“专业力量”,做好关口前移。充分发挥警官、法官、检察官、律师的工作职能和专长优势,开展每月“三官一律”接待日活动,围绕信访矛盾纠纷化解、网格业务指导、重点案件会商、普法宣传等工作,畅通群众“诉求表达、利益维护、权益保障”渠道,为居民提供面对面、点对点的服务,共同破解基层治理难题。
健全“六处机制”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格局。健全司法专业排处机制。健全完善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,委派专职调解员参与矛盾调处,联合行业性专业调处涉及城乡建设、生态环保等领域的疑难纠纷,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。常态化开展“领导接访”“带案下访”等活动,坚持专题会办、提级处置,落实好“三到位一处理”,有力促进接访即化解。健全服务热线排处机制。建立健全以12345为主叫号码的为民服务联动响应机制,形成一号受理、一体派单、联动联处、督查督办等运行模式,严格部门对职能范围内矛盾纠纷排查、调解、处置责任,杜绝了部门推诿扯皮和不作为现象发生。
创新“五防举措”提升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成。创新“综合式”防范模式。坚持推行“网格员入户交心的人防”“平安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的物防”“社会治理平台信息汇聚分析的技防”“心灵驿站专业化干预的心防”和“部门、社区常态化互动的协防”的“五防”举措,变更多的事后调解为事先预防,实现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、预防在先、处置在小。创新“联动式”调解模式。以盐龙街道为例,该街道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专门设立联动办公区,社会治理局局长兼任联动长,公检法司信等部门派员进驻,实体化推行矛盾纠纷五调联动,构建调解优先、分层递进、司法兜底的化解纠纷体系,确保了“一扇门”内解民忧。创新“点餐式”自选模式。各级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都设有专业调解团队,来访群众根据自身诉求、意愿,自主选择调解员,调解形式更公开、调解过程更公正、调解结果更公平。
来源:盐都区司法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