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阜宁县以创新普法举措、拓宽普法领域为思路,结合短视频受群众欢迎的现状,在法治文化艺术团连续13年坚持用法治文艺巡演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的基础上,拍摄了8部15集《家长里短》系列法治微视频。
一是用乡音讲法治。在拍摄过程中,阜宁县充分发挥法治文化艺术团导演、编剧、演员经验丰富,合作默契的优势,由法治文化艺术团主创该剧。导演和编剧们深入挖掘了阜宁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,将它们融入剧情中,用乡音乡情诠释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故事,让法治观念更加贴近百姓、更加接地气,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。
二是用故事讲法律。以群众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为创作源泉,以生动的故事和形象化的讲解方式,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。《微信约定也叫合同》针对微信等电子通信方式所形成的约定合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,让群众了解在微信等平台上的约定同样具有法律效力,同时也提醒大家在签订合同时要谨慎对待,避免因为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此外,《不是馅饼是陷阱》《卖烟也得守规矩》等也非常贴近群众生活,它们分别关注了网络诈骗、禁止对未成年人售卖香烟等法律问题。
三是用真情讲法情。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故事为背景,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老百姓的家庭矛盾、社会冲突等,并以法律的视角来解读这些情节,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重要性,同时也感受到了法律背后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。《后妈也是妈》讲述了后妈抚育继子长大,成家立业,继子女也有赡养后妈的法律责任。《嫁女还是卖女》针对彩礼和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,将法情融入剧情中,在情理和法理中找到平衡,让老百姓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。
来源:阜宁县司法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