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
> 本地资讯 > 基层动态

滨海:精准施策推动“智慧矫正中心”实战化运行(图)

发布日期:2024-01-16 17:34 [ ] 浏览次数: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滨海县司法局精心打造“智慧矫正中心”实战化平台“升级版”,充分发挥“智慧矫正中心”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作用,实行提级管理、坚持科技赋能和深化部门协调,高质量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、规范、创新发展。

实行提级管理,开设“教育补习班”。矫正中心充分释放矫正资源,不断丰富教育矫治形式,设立小班化“教育补习班”,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参与度、配合度和矫治效果。该中心对近期违规矫正对象开设“小班化教学”,依据违规情形,合理设计不同课程,设置常规和主题教育两大模块,并且涉违规矫正对象所在所派一名工作人员参加,监督矫正对象的学习情况。授课老师由互帮共建民警、入驻中心的社会组织的老师、“律矫同行”律师以及县检察院检察官进行授课,有力提升社区矫正执法严肃性、权威性以及专业性。纠正矫正对象“没注意”、“不小心”、“想不起来”等毛病,提高矫正对象在矫意识,促进矫正对象更好的融入社会。并持续向16镇(街道、区)司法所深化“教育补习班”经验,一方面积极促使在矫正对象中间形成“不敢违规、不能违规、不想违规”的警示教育氛围,做到以学悔罪、以学促矫。另一方面让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以教促学,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性。

坚持科技赋能,执行“闭环化监管”。以“智慧矫正”实战化机制建设为抓手,启动“高效监管,智助矫正”模式,全面发挥“一体三翼”(即省厅一体化平台为依托、“盐智矫”监督管理系统为底翼、“盐智帮”、“声纹比对系统”为教育帮扶两翼)社矫安帮数字高地智慧监管效能。着力构建“点、线、面结合,线上、线下结合,人防、物防、技防一体化结合”的社区矫正管控体系。抓好重点敏感时期社区矫正“日轨迹核查”“日见面听声”“周夜间查访”“月中心点验”等工作,结合实地走访,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全时段动态管控。创新推行留痕化监管,矫正对象通过“水印相机”进行日签到并将核查记录与《定位管理及信息核查研判情况记录表》存档成卷。实现远程管理、云端学习、语音汇报、定位核验等智慧化矫正,确保了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监管的延续性,有效预防了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,切实推动监管闭环化。

深化部门协调,推行“联动式帮教”。通过多方参与多点发力,加强与教育、人社、共青团、公、检、法、以及社会组织等部门的密切配合,加强“监管、教育、培训、帮扶”四位一体的帮教管理,建立损害修复介入协作长效机制,护好社区矫正对象“回归路”。该局积极推行“政府+社会公益组织”模式,与“七彩阳光心理服务中心”“桥缘家政职业培训学校”合作,建立“司法所执法人员+心理咨询师+家属代表+社工+网格员”的帮扶机制,开展“阳光护航”“雏鹰成长计划”“彩虹梦想”“爱相伴”等公益项目。同时在入矫、矫中、解矫阶段,组织心理咨询师对应实施个性化心理疏导,努力从源头管控风险、消除隐患,进一步降低社区矫正对象因心理原因再犯罪的风险。

来源:滨海县司法局

 

打印 关闭